科技、健康、研發

Technology, Health,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

井田公司總經理與副總監接受明雲青採訪報導
2021/11/9

井田國際製藥廠推展智動化 精研確效、安全的優質藥品

井田國際製藥廠總經理柯朝枝(左)表示,井田協助日本SS製藥公司生產,除銷售至台灣外、也開始輸出海外市場。圖右為井田副總監柯景翔。明雲青

 

位在台中大甲幼獅工業區的井田國際製藥廠成立近40年,一路遵從法令規範,先後通過GMP、cGMP及PIC/S GMP認證,足以確保藥品能被持續穩定生產與管制。井田目前落腳的廠房,便符合PIC/S GMP最嚴謹的國際規範,自2013年投產迄今,生產錠劑、膜衣錠、糖衣錠、膠囊、軟膠囊、液劑、外用粉、乳膏及軟膏等多劑型藥品,甚至還設置荷爾蒙獨立生產專區。

井田創辦人暨總經理柯朝枝,秉持「提供醫藥界高品質產品」的經營方針,以及「精研良藥、造福人群」的經營理念,持續研究開發、增設精密儀器設備,期望精益求精,生產各類確效、安全、價廉、物美的優良藥品與醫療製劑。

「井田的競爭優勢,主要來自三大面向,」井田副總監柯景翔說,「第一是擁有多元劑型,其中包含全台不超過5家廠商生產的軟膠囊;第二在呼吸道用藥部分,不論劑型或種類皆居於業界領先地位,譬如井田代理的止咳化痰產品便超過20種,反觀同業至多僅5~6種,落差頗為顯著;第三長期與日本非處方藥市場(OTC)大廠「SS製藥株式會社」合作,不只引進對方的先進技術,也協助生產口服糖衣錠、液劑、外用噴劑等產品。

柯朝枝秉持以人為本信念,持續導入智慧化與自動化生產,也順勢精進生產效率與品質,全力維護民眾的用藥安全。井田提供

自動翻轉下料 讓打錠製程更順暢

井田早年便意識到,日後不管在人工引進或技術轉移,難度只會愈來愈高,因而持續導入自動化設備。以糖衣錠為例,以往仰賴人工生產,後來從日本引進設備,僅需把要包覆的糖衣送進機台,即可經由自動化處理程序,產出最終成品。

像是錠劑部分,從前靠人力進行補料,目前引進自動下料系統,人員只需把顆粒(意指錠劑的原料)放入一個桶子內,就由機器將桶子運送至打錠機所在位置、接著自動翻轉並完成下料。

井田也引進「自動折盒」機;以前進入後段包裝程序,都靠人力折疊彩盒,如今已升級到自動化階段。柯景翔補充說,當自動折盒完畢後,隨即會進入下一關,連同盒子及內含的藥品、說明書一併接受稱重,倘若不符預設重量,就被歸類為不良品。

柯景翔指出,井田欲實施自動化或智慧化,相較於一般製造業的難度更高,主要是因為生產的品項多達逾200種,每項產品的外觀、顏色、重量或劑型皆不相同,所以各自對應的工序也不同、各有各的獨特性,換言之井田無法藉由單一條自動化產線從頭做到尾。

井田若欲提升自動化、機械化,只有一個辦法,即是將200多個品項限縮到50種、甚或20種,但市場不允許井田這麼做,所以井田只能循序漸進,從一個個局部慢慢擴散。可以肯定的是,基於提升生產效率、降低人力成本、維持品質穩定等考量,井田會持續與設備供應商密切討論。

針對現行段仍由人工作業的生產段落,嘗試引入自動化,假使對方接受井田提出的URS(User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),就會隨即啟動相關專案,屆時設備商會依據井田的需求來設計軟體,並針對該項工序所要求的參數,例如溫度、出風量、回風量、轉速等等進行設定。

以糖衣錠設備而論,主要是利用入風、回風、風速、風量等特定條件的搭配,形成最佳操作溫度,確保錠劑順利沾黏液體而成形;假設當中有一項不符合預設條件,就會立即啟動防呆機制,停止進入下一步驟。

結合AI降低異檢漏殺率 落實品質為先理念

談到數位化,井田目前已有一些作為,比方說在彩盒產品上導入QR Code,便於消費者經由掃碼上網,得到品名、適應症、用法、用量等資訊,希望藉由此舉逐步取代紙本說明書,落實環境友善目標。展望下一步,針對販售給醫院或診所的罐裝藥品,亦將納入QR Code適用範圍。

其次,井田已針對不同應用情境,開始導入遠端監控或遠端操作功能。在廠務部分,以往仰賴兩位資深的廠務同仁,輪流於每日早上7點鐘依序開啟冰水主機、冷卻水塔、空調箱與集塵機等設備,再經過半小時的「平衡」過程,達到作業區的恆溫恆濕,如今廠務可透過預先排程,定時開啟或關閉這些設備,輔以遠端監控功能,嚴加確認其間每一步驟是否正常執行。

此外在實驗室部分,從前研發同仁只能以現場單機操作形式,啟用高壓液相層析儀(HPLC)、紅外線光譜儀等檢驗設備,如今這些設備的控制電腦已開始連網,意謂同仁即使坐在辦公室,亦可從遠端操作實驗室裡的檢驗設備,使作業流程更加便利,連帶促進工作效能提升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井田透過與某機械設備廠討論、已達成共識,對方將依照井田所提URS,協助量身定製「AI自動剔除」設備,藉由多鏡頭來擷取產品影像,再結合光學檢測、AI影像辨識等技術,檢駿產品外觀是否出現缺角、斑點等瑕疵,如果有,就予以剔除。假設經由某批生產的不良率達到0.2~0.3%,就會由品保單位派員進行覆檢;據悉,這套「AI自動剔除」預計在2022年出貨。

「寧可錯殺,不可錯放,希望藉由自動異檢取代人工異檢,將漏殺率壓低到近乎於零,最好一件都沒有」柯景翔說,藥品一次生產就是100萬、200萬顆,但醫院裡的病患、或一般民眾都是一顆一顆服用,顯見只要有100萬分之1、或200萬分之1出問題,就可能釀成憾事。所以井田不惜代價全力提升異檢品質、希望做到滴水不漏,正是為了貫徹念茲在茲的「精研良藥、造福人群」精神。

未來,井田也將持續盤點搬運、投料等過程中耗費人力的作業場景,評估導入智慧化與自動化機制,企盼發揮「以人為本」的價值,讓同仁們更省力地執行工作。

✲ 摘自智慧應用/報導  明雲青2021-11-05 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