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、健康、研發

Technology, Health,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

當「憂憂」來敲門,談憂鬱症治療
2025/11/03

.、當「憂憂」來敲門,談憂鬱症治療

    在動畫電影《腦筋急轉彎》中,象徵悲傷情緒的角色「憂憂」深受觀眾喜愛。生活中,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低潮與壓力,平時或許能靠運動、旅遊、興趣等方式來調適,但若情緒長時間低落,並伴隨煩躁、焦慮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睡眠異常(失眠或嗜睡)、食慾不振、負面想法,甚至出現自傷或自殺意念等,就應留意是否已經陷入憂鬱症,並及時尋求專業協助。

憂鬱症可治療,心理及藥品治療助您走出陰霾
      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(WHO)已將憂鬱症列為21世紀三大疾病之一,值得我們正視。憂鬱症並非單純「心情不好」,它會影響日常生活與人際關係,需要專業評估與治療。

治療方式主要有兩大類:
1)心理治療:

透過專業對談,協助釐清壓力來源與因應方式,引導病人以更積極正面的角度面對生活經驗。

2)藥品治療:
藉由調整大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來改善症狀,常見成分包括fluoxetine、paroxetine、sertraline、escitalopram、duloxetine、venlafaxine及bupropion等,藥品通常需要使用數週才開始見效。

    有些患者擔心抗憂鬰藥會成癮而拒用,或因症狀改善而自行減藥、停藥,食品藥物管理署(下稱食藥署)提醒:抗憂鬱藥品不具成癮性,且必須依醫囑持續使用,才能達到治療效果。若對藥品有疑問,應隨時與醫療人員討論。

面對憂鬱,您不是一個人
      在忙碌與壓力交織的生活裡,情緒低落並不代表脆弱,而是一則來自內心的警訊,提醒我們該放慢腳步,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。並尋找合適的方式舒緩壓力或情緒。面對憂鬱,您不是一個人,藥品治療、心理治療及家人的支持都能幫助您逐步走出陰霾。

 

✲ 摘自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1042期

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PublishOtherEpaperContent.aspx?id=1582&tid=5330&r=117322569